國外除濕機的使用情況大概是怎樣的?
前言:調查數據顯示,除濕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普及率達到了30%以上,韓國29%,日本28%,中國2.4%;中國臺灣68%,中國香港55%,而中國內地只有1%。2015年,華北、華東、華南等區域整年降雨天數超過130天的城市達到了286個,除濕機成為很多家庭應對潮濕環境的首選。
關于中國除濕機行業未來的前景,行業里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樂觀派認為我國居民每天在室內工作、學習、生活的時間長達20個小時以上,占據了全天時間的80%以上,室內的空氣濕度對人身體的影響遠比室外空氣重要,一般室內空氣濕度流通方式就是使用排氣扇,或者打開窗戶使空氣流通。可是面對頻發的梅雨天氣,根本無法使室內空氣的濕度降低。由于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前景值得肯定。未來幾年除濕機在中國家庭中的普及會同家用空調的普及一樣,商用方面也必將取得長足進長,近年來飛速的發展更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但保守派則認為,前景喜憂是相對而言的。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不夠,對空調濕度的耐受范圍較廣,一般一年當中僅有2-3個月屬于朝時期,大部分消費者采取忍受度過的方式,另外空調的除濕功能也容易使消費者把除濕機看做錦上添花的家電用品;二是消費水平限制,除濕機原理跟空調相似而且使用材料成本也相近,以德業除濕機為例,一臺20L/D除濕量的除濕機成本相當于一臺1匹空調,另外由于市場需求量小,生產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導致其價格與空調相近,消費者難以接受;三是宣傳不足,目前家用除濕機普遍處于自然銷售狀態,廠商通常沒有配備促銷員,對除濕機的宣傳力度也十分欠缺,造成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信息斷層嚴重;四是競爭激烈,隨著除濕機產品的技術公開,進入除濕機行業的門檻也逐漸降低,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都開始進入除濕機行業。其產品的利潤已非常透明,如果將來更多大品牌大企業參與這個市場,雜牌就很難有生存空間,屆時這個市場將重新洗牌。
有人說用空調除濕也可以,為什么要使用除濕機呢?
空調不等于除濕機,雖然利用的都是制冷的原理,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本質別區的。
由于夏天在用空調的時候,空調會帶有點抽濕的功能,冬天在制熱時,室內也會讓人感到干燥,因此讓不少消費者誤以為空調也可以除濕,那么空調與除濕機到底哪個效果更好呢? 目前,濕度對室內環境的影響已引起一部分人的關注,這其中很多人都利用空調進行除濕。然而,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濕度過大帶來的影響。
首先,從除濕功效來說,空調除濕量僅為除濕機的30%左右,而耗電量卻是后者的五倍,長時間使用還會使壓縮機受損,縮短機器壽命。這是因為空調和除濕機利用的都是熱交換原理,空調的熱交換主要用于制冷和制熱上,在制冷上由于降低了室內的濕度使室內的露點降低,因此會稍帶有抽濕的功能,與空調不同的是除濕機的熱交換是全部用于除濕,沒有其它的能源損耗,因此在除濕和防潮上除濕機就更為專業和高效。
另一方面,空調并不能根據室內的濕度進行控制,如果除濕就得一直運行制冷模式。而除濕機則是根據室內的濕度來進行自動控制,當達到用戶要求時,機器自動進入待機狀態,因此較空調更加節能省電。機器不需要長時間一直開著,使用壽命更長久。
其次,空調一般都固定在客廳、臥室等房間使用,對于濕度較大的衛生間、廚房等角落的除濕效果不明顯。而除濕機則是采用移動模式,體積小,腳底配置有萬向輪,移動方便,哪里潮濕,哪里就可以有它來幫忙,除濕防潮不留死角。
除此以外,空調除濕對溫度也有一定要求,在20°C以下是室溫越低效果越差,而空調的使能只能使室溫越來越低,這對正處于梅雨季節、氣溫相對較低的南方部分地區來說幫助甚微。而除濕機,則不受室內溫度的影響,同時也不會對室內的溫度有提升或降低的附作用,可以長期反復使用。
關于購買除濕機的選購技巧,房屋面積和除濕機規格如何配對?
每款加濕器都有自己的適用面積,選購這個參數大于等于你房間面積,我之前買的時候查了下,大概可以參考預估下,除濕量除以0.6,比如12L/D的除濕機適用面積20平米。
我這里有日本的一個詳細的適用面積對照表。不過這個除濕能力是日本標準的,需要除以0.6才大概相當于國內廠商的標準。因為國內很少有木質住宅,所以后兩列數據(中間列是單一房間的適用面積、右列是套房的適用面積)相對更有參考意義。
編輯總結:研究表明:當環境中相對濕度大于60%RH時,人體的體感舒適度就會降低,從而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生活在此類環境中,人體免疫力會大大下降,極易患上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疹等皮膚及呼吸道疾病,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除此之外,家中的金屬制品、電器、高精器材、食品、藥品、家居、皮具及名貴收藏也將無一幸免得飽受霉變的威脅,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因此,合理利用除濕機為我們降低空氣濕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一條:家用除濕機逐漸被人們認可